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借古喻今-古代版中美貿易戰:「廣場協議」及「羅浮宮協議」(中)

借古喻今-古代版中美貿易戰:「廣場協議」及「羅浮宮協議」(中)



在「廣場協議」後,雖然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的已經大幅貶值,但並未有為美國大幅改善貿易逆差的情況,故此各國於1987年再次商議並達成新的協議,這就是「羅浮宮協議」。其實在「廣場協議」後,日元大幅升值令日本的出口量大減,已對日本經濟造成影響:由於日元大幅升值,即使以日元計的價格不變,日本製的產品以美元計出口亦變相大幅加價,令日本的出口量大減。

為減輕升值對國內經濟的影響,日本當時已試圖以減息等貨幣寬鬆的方法刺激經濟,在「羅浮宮協議」後,日本繼續保持低息,由於低息的時間維持太長,令日股、日本的房地產價格有極大幅度的上升。日本央行在醒覺資產價格出現嚴重的泡沫後,立即大幅提高利率及收緊銀行貸款,或許因為太遲行動,或許因為在太短時間內貨幣政策收緊得太快,在90年代初日本經濟爆破,股票大跌、樓價大跌。

不但如此,日元持續升值期間,令日本製的出口貨物吸引力大減,原本在日本設廠的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不得不開始將廠房搬到其他成本較低的國家生產,如一些日本汽車生產商在90年代在中國設立合資廠房生產汽車,以致日本國內的就業情況轉差,進一步損害經濟,至今近30年,日本維持通縮狀態,經濟至今仍未有太大起色,事件嚴重傷害了日本根本的經濟,所以即使多年來不同執政者亦未能扭轉情況,事件亦成為了不同人仕研究環球經濟的案例。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借古喻今-古代版中美貿易戰:「廣場協議」及「羅浮宮協議」(上)


借古喻今-古代版中美貿易戰:「廣場協議」及「羅浮宮協議」()


近日時不時都談起中美貿易戰,相信在最終雙方正式言和之前未來市場仍有可能繼續受貿易戰消息的影響(不論是情況惡化或好轉)。不過個人認為雙方「出招」不過是為了談判時增加自己的籌碼,最終開打所謂貿易戰的可能性不大,或者現在是時候重溫30多年前「廣場協議」(Plaza Accord) 及「羅浮宮協議」(Louvre Accord)的時候。

近年來,每當有新聞傳出甚麼美國要求中國升值人民幣、中美貿易戰等消息時,不少人都會提及「廣場協議」,究竟甚麼是「廣場協議」?「廣場協議」是在1985年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及英國(即當時的G5)一同簽署的協議,目的是多國共同干預美元兌主要貨幣的匯率,令美元貶值,希望藉此解決美國巨額貿易逆差問題,由於協議在廣場飯店簽署,所以稱為「廣場協議」。各國開始干預匯率後,美元兌多個當時的主要貨幣大幅貶值,直至出現各國同意聯手穩定市場匯率的「羅浮宮協議」後,美元兌日元的貶值始逐步回穩。美元兌日元匯率由1985年約250日元兌1美元水平貶值至1987年末時約120日元兌1美元的水平,下跌幅度超過50%,假如將當時的日本換成今天的中國,其實情況有點似曾相識,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中國/日本為美國龐大國債的主要持有國、美國亦曾要求中國/日本大幅升值貨幣等,所以接著小弟將繼續在未來一至兩篇文章分析一下。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金融小知識系列]鷹派與鴿派



[金融小知識系列]鷹派與鴿派

如果有留意美國新聞的朋友應該時常都會在新聞中看到「鷹派」及「鴿派」這兩個名詞,譬如「該新上任聯儲局官員立場偏向鷹派」,如果不明白「鷹派」及「鴿派」的意思,有時的確看了都不知道新聞想表達的是甚麼意思,究竟「鷹派」及「鴿派」分別是指甚麼?這次我希望在此介紹一下。

維基百科的解說,「鷹派」及「鴿派」的解釋如下:
鷹派(War Hawk),一個廣泛用於政治上的名詞,用以形容主張採取強勢外交手段或積極軍事擴張的人士、團體或勢力。 另一解釋為以強硬態度或手段維護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利益的個人、團體或勢力。 鷹派的反義詞為「鴿派」。」
「鴿派,一個廣泛用於政治上的名詞,用以形容主張採取柔性溫和或懷柔的態度及手段處理外交、軍事等問題的人士、團體或勢力以維護國家、民族利益。 反義詞為鷹派。 採用白鴿來代表的原因是因為在聖經的諾亞方舟故事中,白鴿象徵著和平。」

在財政經新聞上,這兩名詞主要在聯儲局(FOMC)的新聞中較常見,「鷹派」相對主張大美國主義,一般主張強美元、提高利率及緊縮貨幣政策,以控制通漲,故「鷹派」主導時其他非美元的貨幣及其他資產價格就會相對美元下跌;「鴿派」則相對傾向以寬鬆的貨幣政策增加就業,以振興經濟,代表弱美元、低利率政策的支持者,故「鴿派」主導時其他非美元的貨幣及其他資產價格就會相對美元上升。

當然,很少情況聯儲局的官員會清一色「鷹派」或「鴿派」,在兩個派別的政治較量博弈下貨幣政策產生不同的變化,而且「鷹派」或「鴿派」的貨幣政策取向會按當時經濟情況微調。希望看畢這篇文章後時大家理解美國的財經新聞有一點的幫助。

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金融小知識系列] 聯繫匯率與港元利率(下)


[金融小知識系列] 聯繫匯率與港元利率()

上文提到如市場上的美元兌港元(USD/HKD)匯率超出強方或弱方兌換保證範圍(7.757.85),金管局將會動用外匯儲備買入港元賣出美元(當港元貶值至弱於弱方兌換保證:USD/HKD>7.85)或賣出港元買入美元(當港元升值至強於強方兌換保證:USD/HKD<7.75),直至USD/HKD的匯率回復在7.757.85之間的水平。

為甚麼金管局買入港元賣出美元時可以令已貶值港元回升?其實這是與市場供求關係有關。為更簡易的解釋,假設有一種貨物名叫「港元」,現時市場價格為每1美元可以買到7.8501件「港元」,有一個叫「金管局」的商人在市場以以1美元買7.8501件「港元」的價格大量買入「港元」,正所謂物以罕為貴,市場上「港元」的存貨突然大減,故「港元」的價格上升,令1美元只可以買7.8500件「港元」了。這就是金管局買入港元賣出美元令港元回升的原理,而賣出港元買入美元令港元下跌的原理只是將上述過程相反,不贅。

恢復「港元」為貨幣的身份,由於貨幣是可以用作借貸用的,一般只要按市場價格付出利息就可以在市場中借入「港元」(如物業按揭、稅貸、企業貸款甚至槓桿投資等)。在市場中「港元」極充裕時,希望借出「港元」的人遠遠超過希望借入「港元」的,所以「港元」借貸的息率就會下跌(即更便宜的價格)以吸引更多人借入「港元」,就如近年大家見到銀行在新做物業按揭、稅貸等的利息越做越低的情況。不過,如果因為金管局出手大量買入港元以維持弱方兌換保證7.85時,市場上「港元」的突然大減,當市場上的「港元」(可解讀成銀行體系結餘)減至一定水平後,低息的情況就會消失。

至於USD/HKD匯率甚麼情況下會較大機會觸及弱方兌換保證(7.85)?現時較大機會造成港元下跌的包括:一)美元港元息差擴大令投資者增加carry trade的意欲(借入平息港元->買入美元賣出港元->投資美元產品),二)投資香港資產的資金「走資」(如在香港股市及樓市中,外國或中國國內投資者將資產變賣並兌換成其他貨幣)。雖然現時銀行體系結餘仍為充裕港元加息未必立即發生,不過如希望觀察港元的利率走勢,對以上的情況就不得不多加留意。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金融小知識系列]聯繫匯率與港元利率(上)


最近較為熱門的題目之一可能是即使在美元近年多次加息情況下仍然保持在低位的港元利率,由於大家主要使用的貨幣是港元,物業按揭、香港股票槓桿、稅貸(雖然稅貸一般是固定利息,但貸款年期選擇1/2/3/4年亦有分別)等港元貸款無不與港元利率有關。大家多年來習慣了低息港元利率(不論是貸款或是那0.01%的存款利率),亦是時候檢視一下一但港元加息對自己投資或是借貸組合的衝擊有多大,從而提早作出部署,以應付未來港元加息週期的來臨。至於如何預測港元加息週期開始的步伐?其中一個因素就與聯繫匯率制度(俗稱掛鉤)有關。

香港自1983年起實施聯繫匯率制度,雖然期間亦制度的細節有數次輕微的改變,但整體仍然以1港元兌7.8美元為制度的精神。現時正在實施的1港元兌7.75-7.85美元制度於2005年實施,相信主要是為降低當時打擊藉港元投機人民幣升值熱錢(當時人民幣市場較現時更不開放)對香港銀行體系造成的影響。

現時的聯繫匯率制度下,港元發行背後需具備相應的美元作十足支持,簡單而言,香港的發鈔銀行每發行7.8港元鈔票,則需存放1美元於香港金融管理局(簡稱金管局),存放在金管局的美元就是香港外匯儲備的一部份。如市場上的美元兌港元(USD/HKD)匯率超出7.75(強方兌換保證)7.85(弱方兌換保證)之間的範圍,金管局將會動用外匯儲備買入港元賣出美元(當港元貶值至弱於弱方兌換保證:USD/HKD>7.85)或賣出港元買入美元(當港元升值至強於強方兌換保證:USD/HKD<7.75),直至USD/HKD的匯率回復在7.757.85之間的水平。

換句話說,如果投資者對金管局維持聯繫匯率的實力有信心(即認為外匯儲備充足),而且認為聯繫匯率制度在未來一定時間不會改變,可考慮在7.85時出售美元買入港元或在7.75時買入美元出售港元,由於7.757.85之間的最大獲利空間僅1.29%(=(7.85-7.75)/7.75),部份投資者甚致以不同的衍生工具作投資以加大投資回報,不過這些方法豐儉由人,脫鉤風險低並不等於不會發生,要按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量力而為。

究竟聯繫匯率制度與港元利率有甚麼的影響?請待下回分解。